打印

[其它] 长恨歌

0

长恨歌



◆原  名:Everlasting Regret
◆译  名:长恨歌
◆导  演:关锦鹏
◆演  员:郑秀文
      梁家辉
      胡军
      吴彦祖
      黄觉
      苏岩
      吴海若
      黄奕
      郑希怡
◆类  型:剧情
◆片  长:108 分钟
◆上  映:2005年
◆国  家:中国香港
◆语  言:普通话
◆字  幕:中文
◆文  件:2CD
◆链  接:http://us.imdb.com/title/tt0475263/
◆评  分:awaiting 5 votes.

-----------------------------------------------------------------
◆视频尺寸:640 X 336
◆压缩格式:RMVB
-----------------------------------------------------------------


◆简  介:

  一个人的生命总是比一座城市的生命要短暂。一个叫王琦瑶的女子在上海繁华过、寂寞过,最后湮没成灰,而上海今天却依然兴旺喧嚣。

  旧日的上海滩灯红酒绿,王琦瑶从平整有序的民居中走出来,亮了一个相,摘下“上海小姐选美”第三名的桂冠,暗恋她的摄影师程先生知道:这位姑娘要展翅高飞了。

  王琦瑶这一飞,竟然鸟瞰了上海这座城市如何被时间洗刷的过程。

  1948年,掌握军政大权的李主任义无返顾地以爱囚禁了她,使她游走过充斥着靡靡之音的百乐门舞厅,陪伴李主任出入于枪林弹雨,而她亦心甘情愿地以他为终身伴侣。她乐意相信这第一个男人会是最后一个男人!李主任为什么再没有出现,王琦瑶只知道他生死未卜,这种事在那段日子的上海不是不经常发生的!

  1956年,王琦瑶蜕了层皮,过着小户人家的生活。她响应那个时代人人节约的意识形态,甚至精神上也只限于跟已婚的程先生作适可而止的交往。这段风平浪静不久被富家子康明逊搅乱了。

  康明逊在她眼中就是缺乏了那么一点轩昂、一点气概,到王琦瑶心甘情愿跟他过一辈子,他却要跟家里去香港继续做他们的生意了。

  王琦瑶怀着孩子继续留在上海,她拿着积蓄换了一段名正言顺的婚姻,跟一个身患绝症的人办了结婚手续,这事情只有程先生明白她是为了要挽回自尊。

  1970年,王琦瑶最渴望与离了婚的程先生迈进一步,是在文革期间,她无声地感激他多年不渝的等待,只是程先生因应社会的风向,要去云南一个小镇支援边疆。二人不知不觉已走过了漫长的日子,这次暂别总应是转眼便又重逢。

  这一别却是十年,十年过后,王琦瑶再遇程先生,程先生介绍了一位跟琦瑶女儿年龄相仿的男孩,老克腊。

  程先生没想过,王琦瑶居然会因为老克腊的冲动之情而陷入一段瞩目惊心的忘年恋……

  王琦瑶孤注一掷地爱老克腊,甚至顾不上这个男孩到底是迷惑于自己身上残余的旧日上海风情,还是有不可测知的理由。王琦瑶猛然崩溃的刹那,是这个八十年代的年青人跟她说要出国了,原来没有人象她那么坚守上海城市,这个成就了她一生的城市……

原著介绍

  《长恨歌》,当代中国著名作家王安忆的长篇代表作。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首次出版以来,前后共增印22次,总销量达五十万册以上……

  并有中文繁体和英文、法文版行销港台澳、东南亚及全世界……

  《长恨歌》,以浮雕与工笔交错的手法,细腻地描写了一个“上海小姐”坎坷的人生沉浮,在短暂而虚幻的浮华之后,是无尽的失落、劫难和追悔……

  《长恨歌》是一出精致的、破碎的上海旧梦……

  “王安忆的《长恨歌》描写的不只是一座城市,而是将这座城市写成一个在历史研究或个人经验上很难感受的一种视野。这样的大手笔,在目前的小说界来说,仍是非常罕见的。它可说是一部史诗。”(李欧梵教授语)

  《长恨歌》问世以来获奖无数,其中最重要的奖项有:第五届茅盾文学奖,上海文学艺术成果奖。

  2001年12月,马来西亚《星州日报》评选首届世界华文文学奖,王安忆被评选为全球最杰出华文作家,并获得花踪世界华文文学奖。

  2000年,全国百名学者、评论家评选九十年代十位最有影响的作家和最有影响的作品,王安忆及其《长恨歌》均名列榜首。

  现在,王安忆是著名的复旦大学客座教授,并在世界各地游历、讲学和参加巡回书展……

  王安忆的许多作品已经被拍成电影、电视,但是《长恨歌》却令很多人知难而退,它静静地待字闺中,等候慧眼识珠的高手……

  如今,时机成熟了!

[ 本帖最后由 bbs12345 于 2016-7-22 22:39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6-7 1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