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浅淡春晚(2月话题)

0

浅淡春晚(2月话题)

    春晚这一档子晚会自1983年举办至今,中间未曾间断。算一算比我的年龄都要大那么几岁。国人对于春晚的态度,也在这30多年里不断的变化。
    从前除夕夜万家灯火通明,家人齐聚,备上几盘菜品,嘬上几口白酒在电视机前守候春晚;从前一家老少能坚持住的都强忍睡意,非要看完全程,看着节目中跨年的计时倒数,听着0分0秒窗外热闹的火炮;从前春晚里的节奏总能让人笑口大开,家人间对着电视机指指点点,什么这个好那个不行之类的;从前的春晚对于我有一种神圣的感觉,是整个国家的大事,是每年的一种习俗,中国特有的习俗。
    但是,上诉终究只是从前。
    诚然,30多年未曾间断使它成为了一种国民文化。但是这种文化习俗不可避免的受到冲击。来自国外的,国外文化的冲击。来自自身的,国民思想的变迁。
    现在,爷爷奶奶那一辈或许还会在电视机前准时守着春晚的到来,中年人也许也有部分会收看,可有些只仅仅把它当做“斗地主”洗牌时瞅瞅电视屏幕的过度。而我这样的年轻人可能很少有人去看4个小时的春晚了。
    就拿我自己而言,已经有3年没看过春晚了。有一年是在网吧和几个朋友玩着魔兽跨年,第二年和第三年则是邀约几个哥们爬山去烧年前头柱香。可以看得到,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除夕夜晚一家人或者一群朋友去附近的有庙的山上烧香。仿佛这样做比呆呆的在电视机前看节目要有趣的多,事实也确乎如此。
    春晚的节目没有新意,新水煮旧面。要说节目的变化,有。但是节目的套路和模式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唱歌,跳舞,小品···每年都是那几个人,或者说每年都是那集中类型,换汤不换药的。这也没办法,毕竟演了30几年。但这种情况下,作为观众的我们会产生审美疲劳不可避免。看一晚上的春晚,很难再有难以抑制的哈哈大笑;很难再有拍手叫好的经典瞬间;很难再有时隔多日仍记忆犹新的演员节目。赵本山演不动了,小沈阳出来了。是不是过几年小沈阳演不动了,会出来一个小北京。这种模式的固定让人很难生出一种像模像样的期待,春晚的吸引力的确是少了很多很多。
    人们的精神文化丰富了,娱乐项目内容增多了。要以前,没有什么玩的,也没有什么可以看的。一大家子坐在电视机前面看看春晚就算最好的,是一种十分开心和享受的事情。但是现在,我在没有看春晚的两三年里。和朋友去过麻将馆,首先那里的人很多,我们在包厢里一边打麻将一边也能看着春晚,它仅仅成了一种附加品的存在。还有就是除夕夜网络上的各种活动,游戏里的各种活动,他们的吸引力相对于春晚而言是压倒性的优势。
    至于春晚的评价,有很大的部分都是吐槽。吐槽演员的构成、节目的选择、广告的植入、甚至于主持人的着装等等。其实我认为吐槽并不代表的坏处,因为吐槽的存在依托于观众的关注,正是因为认真仔细的看了才会有吐槽的存在。如果连年轻人的吐槽也没有了,那么春晚就彻底失去了年轻人这个群体的关注。但是从另一方面而言,吐槽毕竟不是欣赏和赞美的产物,其诞生和现在社会上像我一样的年轻人的浮躁气息有着明显的联系。速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并没有耐心去守着电视看4个小时的蹦蹦跳跳,总喜欢去关注一些精彩的片段,或者说去了解一些值得评价的部分。缺少了一种从整体上去观察的思维。由此或许在很多人的观点里,春晚成了又臭又长的代名词。
    吐槽是一种感情的宣泄,或者说是一种速食文化中产生的一种介乎于理性与感性的快速评价。我也有过吐槽,君不见那个在春晚里面转了不知道多少圈的小彩旗。当时我的想法就是弄春晚这群人特么是由多无聊,让一个女孩子在上面转圈玩。的确,你要的节目效果有了,观众都注意了,她也火了。但是这种节目效果真的是正面的么,这就不得而知了,至少我是持反对意见的。再说小沈阳,我虽然不了解,但是一点也不喜欢这个人,就像你看多了本山大爷,然后他不演了,你换了一个人穿着他的衣服来逗我们玩,也是无聊····
    历史里的春晚:1.在我的感觉里,本山大叔仿佛是春晚的一个重角,从90年开始就不断的在春晚里散发着光和热。赵,范,高3人的合作依稀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拜年》、《卖拐》。不管别人怎么看,反正我是觉得很经典。2.还有那首我不甚懂事时就红遍中国的《常回家看看》,春晚舞台上这首歌的歌声不仅仅是一个节目,而拥有了一种精神上的升华。3.而在我没出生的时候,赵丽蓉在春晚的演绎在国人间的名气让如今的我都依稀了解······
    近些年的春晚:春晚国际化了,节目与演员与时代在接轨,与世界在接轨,外国人的加入。仿佛是导演组想要在固有的框架里添加诸多的新元素。但评论好坏不一。有人说,这是中国人的春晚,叫些外国人上来说些鸟语干什么。也有人说,这种让外国人在中国年的舞台上表演是国家魅力的体现。不过去年那个什么韩国人的登台是让我不甚喜欢。不会说汉语是其一,其二他本人是个韩国男星,然后在网络上引发了一场巨大的粉丝与愤青的口水战,这不禁让人思考,这到底是在给中国人民过年,还是在给外国明星走穴。与时代接轨是好事,国际化也不是不行,主要是一个方式和程度的问题。
    今年的春晚:说实话,因为最近这两年的春晚我都没有怎么看,今年的春晚我也不甚关注,现在离除夕还有十来天,相信一切都已经准备好了。结果如何,只能说拭目以待,今年也许会稍微瞅瞅。总之,带着一丁点的期待和大部分的淡然去等待吧。
    话说回来,不管如何,春晚始终已经形成为我们国家,我们民族的一种习俗,我们对其还是要怀有一种支持和理解的态度,而不要一味的去批评他。试想,一个节目办了30多年,不产生些许的审美疲劳是不可能的吧。尽管觉得无聊也罢,吐槽也罢。0点倒计时的钟声在全国响起,总算是一种全国心连心的感动。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Truman 金币 +68 活动评比前额外奖励 2015-2-13 14:13
  • Truman 原创 +1 优秀主题 2015-2-13 14:12
  • bf4600 金币 +90 评比之前的额外奖励 2015-2-5 23:11

TOP

0
春晚每年都花大钱去经营,请大腕、搞技术、服装、灯光等等,都是烧钱的买卖,我已经有四、五年不看了,真的觉得没意思,就那几张老脸,太虚了也太徐了,没有新意,全都是报喜不报忧,而且一首歌曲几个人合唱、小品都是隐性广告。另外有很多人除夕夜还在岗位上坚守,电力、官兵、人民警察、火车站、汽车站、飞机场等等的辛苦大众,没回家的人们他们没有机会看,还得辛苦工作,要不然这年就过不好了,应该征求大家的意见,实在不行停办几年,或者让大家轮流举办,都是可行的办法,重口难调,每个人喜欢的种类、演员都不同,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怎么办都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没有必要去强求,顺其自然就好。春晚只是一种娱乐方式,看春晚只是一种过节的习惯。比起春晚,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回到父母的身边;更重要的是,在除夕晚上,一家人能在一起看电视,至于看电视里演什么,都并不重要。每个小家都高兴了,我们祖国这个大家就和谐了。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bf4600 金币 +19 认真回复,奖励! 2015-2-5 23:04

TOP

0
感觉以前经常会有一些不那么知名的明星因为上了春晚而走红,比如刘谦、小沈阳等,但是近两年的春晚这种现象却越来越少,我觉得春晚在渐渐失去它原本的号召力。

这个现象显而易见,但分界线不是刘谦、小沈阳之后才出现的。刘谦、小沈阳借春晚走红,几乎可算是特例了,他们能红,是凭借成为一整台晚会上唯一的亮点而被记住。在更早的时候,一台春晚何止捧红一两个人?所以春晚影响力的衰退已经有很久了,至少是从九十年代开始的。

在九十年代之前,春晚几乎代表中国文艺和娱乐的最高水平和大年三十那个特定时间段的唯一选择,它不仅仅是收视率高,观众是真的崇拜春晚明星。但后来呢,即使很多人还保持着看春晚的习惯,但年轻人多半是抱着吐槽拣乐的心态吧。春晚不再是被仰视的对象了,它也早已不是文艺最高水平的展现,这是比收视率的下滑更本质的事实。

但我要说,上春晚红不了是个好现象,如果今天春晚趣味还能大行其道,那才真是悲哀。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bf4600 金币 +19 认真回复,奖励! 2015-2-7 23:29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5-26 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