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金书坛说】【书评类】【金庸先生的武侠世界】(二组12号作品)

0

【金书坛说】【书评类】【金庸先生的武侠世界】(二组12号作品)

  金庸先生是当代最优秀的武侠小说家,他的小说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也很难为后人所超越了。作为金庸小说的爱好者,又正值SIS举办大型征文活
动,提笔写一个读金庸小说的一些体会。

  既然是“武侠”小说,说以“武”和“侠”两字说开去。首先是“武”,即
武功,提起金庸小说中的武功,九阴真经、九阳真经、降龙十八掌、六脉神剑…
…可以列出很多很多。说到武功,肯定要分个高低,从技巧层面,首先有好的招
式,这是第一个境界;其次是要在招式上能够有所变通,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招
式,这无疑又提高了一个境界;再次是能够化繁为简,能够脱离招式的限制,用
最简单的方法击败对手,这是第三境界;最高的境界便是无招胜有招了,不管对
手用什么招数,我立刻创出招数来应对,这是最高境界。体现得最完整的便是独
孤求败的武功,从紫微剑的“杀人千里”到玄铁剑的“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再
至木剑的“举重若轻”,最后到创出独孤九剑的“求一败而不可得”,已至技巧
的最高境界了。

  武功有了技巧还是不够的,在金庸看来,如果有了技巧,没有与之符合的心
境,还是练不成最高的武功,鸠摩智尽管已经得到了易筋经,可是由于心中的执
念,还是走火入魔。金庸的观点是你的武功越高,慈悲之心也要越高,如果你的
心境跟不上武功,就要出大问题。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下扫地僧,这个人物大概是
金庸心目中武功的极致了,武功、佛法出神入化,可以称之为“神”了。

  再说这个“侠”,即使武功再好,没有侠义之心也是枉然。扶危济困、打抱
不平只是“小侠”,“为国为民,以苍生为己念”才是大侠。代表便是郭靖和萧
峰。只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到了后期,金庸的观点有所改变,不再着重提倡“为
国为民”的观念,而是更看重个人的自由,在《神雕侠侣》中,杨过的“侠”就
是以自我为中心,到了令狐冲,“自由”

  更是变成了书中的一个重要主题,韦小宝的出现,更是颠覆了我们以往的侠
义观念。韦小宝说武功可以说是没武功,只会靠“下三滥”的招数赢别人,说侠,
韦小宝可以说没有什么侠义观念,为了追阿珂无所不用其极,得不到你的心得到
你的人也是好的,唯一的优点似乎就是从不出卖朋友。但就是这样一个形象,在
我看来比郭靖、萧峰更加的有魅力,更加的光彩夺目。因为他好象就在我们旁边,
他所做到的事我们也可以做到。

  金庸乃武侠小说的大家,可以评论的东西很多很多,暂时写到这里。因为很
久没有自己写东西了,写得不好请大家多多批评。(另:第一次发文章,不知道
格式正不正确,请版主多多指教)


已验证原创首发!

[ 本帖最后由 四海遊龍 于 2010-5-26 20:47 编辑 ]

TOP

0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部部经典,世博都设有金庸的地盘

TOP

0
评委ID:土郎五五五
评委编号:5
评分:8.0
评语:楼主于武侠一词,见解虽多,但仅限一池之内,只从技巧方面分析,有失偏颇。楼主所言,正如田伯光所说,天下武功,无坚不破,唯快不破,却不知武功乃“力”与“技”的结合。这也是华山剑宗和气宗之间的争执所在。

还有“金庸的观点是你的武功越高,慈悲之心也要越高,”,这武功,应该仅限佛门武功吧!并非所有的武功高低都要靠佛法铺陈。

楼主所说神雕侠侣中,杨过的“侠”就是以自我为中心,此语颇为不当。我记得杨过后期也是以为国为民为大事劳途奔波的,之所以后来没有和郭靖一起以身殉城,是因为郭靖的“侠”说的不好听是“愚笨”“死脑筋”的代名词。楼主不能因为杨过早年的放荡不羁就以瑕掩瑜,漏掉他本人的功绩。

至于鹿鼎记一文,我想金庸更多的用意在于讽刺,并非对人而是对事,此处就不多说了。

TOP

0
评委ID:极寒六月天
评委编号:9
评分:8.0
评语:
有自己独立的观点和看法,这是评论类文章的前提。楼主对于武侠的理解从武与侠切入,并从金庸的几部书中的几个人物作为凭据加以阐述,虽然观点不全面,但是,这并不影响一部作品对不同人的理解与领悟。有条有理,思路清晰,观点鲜明,这是本文特点。再谈及楼主的几个看法,与楼主一起品评。

楼主说,武之高者,与人物的思想境界高有关。并举了扫地僧这个例子。诚然,扫地僧的武功是高,但是,其年龄多大,有谁知道?东方不败,凭着一部葵花宝典,成就武林第一人。他年纪也不大,如果在同等条件下,扫地僧就强过了东方不败?东方不败可是杀人如麻的魔教教主,他的境界又有多高?武功自己也说过,武功掌握在好人之手,他就可以造更多的福,如果落入坏人手中,那么,同样也会成为他们为非作歹的本事。武功好比菜刀,可以做菜同时也可以杀人,境界虽高,得不到高人指点,少林僧人众多,又有几个扫地僧出来?再者说,武功的技法不同,相应地它也同时存在了优点与弱点,古墓派的林朝英所创造的武功,却是全真教功夫的死敌。从这点上看,高与不高,也得看是不是彼此是否有克敌制胜的招术,都说铁布衫牛,但同样会有弱门,强与弱是相生相克的,有强才有弱。弱未必就是真弱,武当的太极,便是阳刚过甚的最好对手。补充说一下,鸠摩之所以走火入魔,并不是境界太低之原因,而是他太急于求成,而只想凭着自己的小聪明,而狂吃大吃,最终造成自己身体无法吸收而最终功亏一溃的结果。段誉的无量神功,见人就吸,如果天天吸,武功会有多高?

TOP

0
评委ID:stimulant3

评委编号:12号评委

评分:9。5

评语:楼主是在用心看书,读了数遍金庸小说,对于他小说人物熟读在心,信手捏来,能从小说人物看出金庸自己内心变化,不简单。

TOP

0
评委ID:无名野草花
评委编号:19
评分:7.5
评语:
1、简短而不失见地的文章。之所以没给高一点的分,还是因为这短,使很多可以说的没能说的更透彻。
2、七古代评语:
“自出洞来无敌手”,
非在武力在侠心。
一片赤诚感天下,
九州为剑万里吞。

TOP

0
评委ID:mmjjkk

评委编号:11

评分:8.5

评语:写得很用心,分开来评论了金庸武侠的硬件:武和侠两字,列出了两者在几部代表作人物中的不同层次和境界。作者能够透过表象找到金庸哲学的本质,也做到了根据不同的写作阶段和背景来分析金庸,中规中矩的优秀评论,上红心一颗。

TOP

0
评委ID:dongji654

评委编号:6号

评分:8分

评语:每次打开那个征文的帖子,都被那歌声引导着回到那个如痴如醉的金庸的时代,虽然是连续剧,但是里面的主题歌至今难忘。楼主的这篇文章写出了金庸迷所要说的话,金庸的武侠世界带给我们的是另一样的感受,没接触金庸以前,可以说,我对武侠的定义太匪浅,接触了以后,感觉武侠还有如此的丰富、如此的让人着迷。和楼主一样,感慨的话太多,一时也无法说起,只能和楼主一样,怀念我们的过去,留恋金庸给我们带来如此丰富的生活,文章短了些,简单写出了金庸给我们带来生活中的乐趣,故给8分鼓励,相信楼主可以写出更精彩的文章评述。

TOP

0
评委ID:仙人掌寻开心
编号:17号
评分:7
评语:作者从武和侠两方面入手介绍分析了金庸先生笔下人物,进而分析到金先生的个人好恶,本文条理清楚,但介绍及分析不够全面。

TOP

0
评委ID:lzw1125
评委编号:15
评分:8.5分
评语:把武和侠分开论述,加以展开,是个好题材.金书确实把武\侠二字大说到了极处.至今还无人超越.论点是对的.只是文章短了点,缺一点例子辅证.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6-17 1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