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心语] 五味书斋——第一期【文心闲谈】话题交流有奖活动(6月12日截止)

0

读汪曾祺先生《螺蛳姑娘》有感 — 人性善变!

小弟愚钝,人性为何不能明断。我只能道:

“人性善变!”

前些天吃了母亲烧的一道酱爆螺蛳,不禁让我想起小时奶奶讲的《螺蛳姑娘》的故事。

说的是一个老实的种田郎在水边拾到一硕大美丽的螺蛳,便在家中以水缸供养之,谁知后来自田中归来,家中饭菜却齐齐整整,如此约有数日之久,种田郎思来想去,实在想不出所以然,一天便早早收工,悄悄来到自家的茅屋边,从门缝外窥视,却见一绝色女子自水缸中的螺蛳壳中缓缓而起后,便径直来到灶间动手做饭做菜,种田郎于是推门而入,抢过螺壳,求那螺蛳姑娘与之成婚,姑娘含羞自是允了,由此家中丰衣足食,螺蛳姑娘生下一子。一家人和和美美,甜蜜幸福。

不想前日无聊在网上搜出汪曾祺老先生的《螺》一文,与儿时所听故事颇有不同。

孩子渐大,异常顽皮,偶然翻出螺蛳壳来,被种田郎发现了,于是戏道:“丁丁丁,你妈是个螺蛳精!当当当,这是你妈的螺蛳壳!”却被外出归来的螺蛳姑娘撞个正着,红着脸的螺蛳姑娘当即跳入螺壳,遂无影无踪。种田郎悔恨交加,每日里形单影只,去河边看水流汤汤,却再不见了温柔的螺蛳妻。

读罢,感慨人性确实善变!

此农家汉子未遇螺蛳姑娘时,日子艰苦,不善打理生活,邋遢度日。

螺蛳姑娘见他纯朴,委身与他,育下一子,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

可汉子婚后却不思进取,百般奴用姑娘也就罢了,却还污辱姑娘,姑娘一气之下钻回螺壳,他方知后悔已是迟了!

可能他的人性也并不是极坏,却太善变,伤人伤己。

这也不禁让我想起一则小笑话:

“男人婚前像孙子,言听计从;婚时像儿子,学会顶嘴;婚后像老子,发号施令。”

其虽有玩笑之意,但细细想来,也确有几分道理。

也许当今这个社会,我们再也做不到古时夫妻间那种相敬如宾,举案齐眉。但我们最起码要懂得理解别人,尊重别人。我想一个人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也枉谈人性之真善美,而这样的人也不会、不配得到别人的尊重与爱慕!

善变之人千千万,而我也是其中这一个啊。

初来论坛,写回复,发主题辛辛苦苦挣来百把金币。却甚是开心,想这金币够用就行,挺好。

一个多月过去,也在坛子里认识了许多兄弟朋友。聚在一起话题大多就是“今天你菠菜了嘛?”按捺不住内心的欲火,带着我的千余老本下地,小试牛刀。当真是春风得意,很快也成了小小万户候。

可谁知,这几日似遇妖气。屡战屡败,一振不厥。

却还能挖苦自己:

“人生苦短啊!就像睡觉眼睛一闭不睁,一辈子就过去了;也像开车,油门一踩不松,一辈子也过去了…财去人安乐嘛!”

哈哈,不是嘛。自己也善变的很,可想环境对一个人的本性影响还是挺大,自己孰善孰恶也不能明辨了!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为人善变些倒无妨,只要与人为善,尊重他人,知恩必报。我想他的人性还是好的!而那些
只会趋炎附势,欺软怕硬,损人利己的人恐怕早已泯灭人性已!

人性善变啊,若变善即为人性。若变恶,真就有那么些狗性了!

PS:因生性懒惰,文中故事乃网上他人所译汪老《螺蛳姑娘》。虽也不算详细,但大致就是这么个故事。各位若得空可自己在网上搜来原文一品!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风之徒 金币 +10 娱乐奖,恭喜~ 2012-6-14 00:11
  • 风之徒 金币 +10 感谢参与 2012-6-8 00:10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6-30 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