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12
无名野草花 发表于 2008-4-25 16:18   只看TA 1楼
  • 无名野草花
  • Ban to Visit(禁访)
  • 离线

[心语]

争胜好强文字,删去,以安我心。

[ 本帖最后由 无名野草花 于 2010-11-24 15:44 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烟雨星痕 金币 +176 佛教-修身养性的场所. 2008-4-26 10:09
  • 烟雨星痕 原创 +1 佛教-修身养性的场所. 2008-4-26 10:09
  • 烟雨星痕 威望 +1 佛教-修身养性的场所. 2008-4-26 10:09
0
作者的其他主题
在舞文“谢幕”
无名野草花 发表于 2008-4-26 08:00   只看TA 2楼
上周连续加班、值班,回了一些贴子,还算对会员的义务有所交代。不过,我单位组织体检的结果下来了,我颈椎有些问题,我妻子“警告”我要少用电脑了;另外我局过一段要上一个省纪委交的专案,如果我们被抽调去办案的话,因为是集中办案,所以上网的机会也会少很多。基于以上两个原因,我向各位版主致歉,我在一段时期内,上论坛的时间可能回减少,写作的进度也会放慢。
0
qcqtv 发表于 2008-4-26 08:33   只看TA 3楼
多保重身体。儒佛道各家最重也还是自身的修行。没有健康的身体那有精力给大家写出美文。

多休息休息。
0
没有明天 发表于 2008-4-26 13:28   只看TA 4楼

不知道Z兄有没有想过将这些文章整理然后实体出版
0
无名野草花 发表于 2008-4-28 14:32   只看TA 5楼
1、谢谢Q兄的关怀。也希望您心情愉快,生活幸福。
2、回明天兄,看了您的留言,对您的坚强钦佩。我写的东西不过是游戏之作,多有拾人牙慧处,不值一提,能得到明天兄等仁兄们认可,就已很开心了,怎还能妄想结集。不过,我到希望我的孩子将来能读懂这些文字时,对其能自主的批评借鉴,就是我之大幸了。
0
sy11191212 发表于 2008-4-28 17:37   只看TA 6楼
一直对这样经论式的文章不敢妄加评论,怕惹人耻笑啊呵呵。路过留言,聊表敬意
0
零伍零伍 发表于 2008-5-9 17:02   只看TA 7楼
在上个世纪,孔子作为为儒家宗师乃至于被认可为国学的最高代表,而长时间被贬斥为封建和反动的带言人.
从五四开始的矫枉必过到文革的彻底打倒,也就是说整整的一百年后,终于到了我们抛去一切政治的偏见,真正领悟两千年前哲人语录的时候了.

另,张兄的文可以先在这里由现成的排版团队做成电子书吗?大家也好便于收藏和阅读,我都是把兄弟的文打成A4纸来研究的.
0
无名野草花 发表于 2008-5-9 18:03   只看TA 8楼
1、首先谢谢零兄的厚爱。其次,请零兄别见怪,我可能有些不识抬举,我觉得我的文字不值得您如此认真的对待,因为我写的这些小文只是管窥之见,入不得如零兄等有广博见识的人的法眼。您对我的一些粗浅看法,看后能批判着借鉴,就已经让我写的东西有所值了。
2、因为我本人学俄文,而且已经忘的差不多了,还有,就是我对英语一窍不通,所以学习西方的一些东西,只能看翻译版,没法读原版,这是没办法的事。但因我们身为中国人,有研读中国传统哲学思家们原文的便利条件,所以我在学习中国传统哲学时,几乎是只看原文的,这样就不会被别人的思想所左右,致使失之于偏。我的这种看法,不知道零兄觉得怎么样?
0
无名野草花 发表于 2010-4-29 08:53   只看TA 9楼
版主留言
四海遊龍(2010-4-29 09:22): 感谢你的祝愿,但不知为何要离开舞文?
1、翻出在此发的第一帖,“缅怀”一下。
2、我想当一次评委后,就退出舞文了,以后不再在此发帖了,所以翻出老帖纪念一下。
3、祝愿“心语楼”越办越好!
4、祝愿所有的舞文兄弟愉快!
0
该用户匿名发帖 发表于 2010-4-29 11:24   只看TA 10楼
回楼主,无名野草花,
针儿才疏学浅,但也是尊崇孔子的,唠叨几句,不当之处,还望包涵

孔子之所以伟大,在我看来,就是你所谈到的“教无遗类”。虽然他主要说的是君子,但同时也说了小人,并有所比较“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很少谈老百姓,但不代表不关心老百姓,实际上在他看来,君子和小人的界限并不明显,也都是从普通老百姓中成长出来的,而君子和小人之分,又哪能绝对分的那么清楚呢?听说他的很多成就很高的徒弟也都是从不入流被他感化的,言传身教,以化愚顽,才是中国人自古以来不变的教育理念,虽然现在很多地方都被异化了,但我相信好的终归是好的,总会有枯木逢春的那一天

你的“智慧海”理论其实很多前人都说过,不过没有用你的这种说法,最早的应该是黄帝“生而神灵”,现代就像冯德全在《早教革命》中也对婴幼儿脑细胞成长发育情况做过长期研究和论述,而更多的大教育家们都是明其理,不言而用的。不过,仍然希望您能够借鉴他人,在此方面有所造诣。

说起《论语》,我想起了子思在《中庸》中第一篇,引用下:“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当我们抱着一份平和之心再去重读经典时,往往会有更多不期然的收获

感谢无名野草花楼主,希望还能在这里见到您的身影,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谢谢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四海遊龍 金币 +8 回复认真,鼓励! 2010-4-29 12:24
0
回复帖子 发新话题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