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其它] 布达佩斯之恋/忧郁的星期天/狂琴难了/爱与死之歌

0

布达佩斯之恋/忧郁的星期天/狂琴难了/爱与死之歌

  

  

  ◆原  名:Gloomy Sunday

  ◆译  名:布达佩斯之恋/忧郁的星期天/狂琴难了/爱与死之歌

  ◆导  演:诺夫·舒贝尔Rolf Schubel

  ◆编  剧:Nick Barkow

  ◆演  员:艾丽卡·莫露珊Erika Marozsan

  约阿希姆·科尔Joachim Krol

  本·贝克Ben Becker

  斯泰法诺 迪奥尼西Stefano Dionisi

  ◆类  型:剧情/浪漫

  ◆片  长:109 分钟

  ◆上  映:1999年

  ◆国  家:德国/匈牙利

  ◆语  言:德语

  ◆字  幕:中文

  ◆文  件:651MB

  ◆评  分:7.2/10 (566 votes)

  ◆视频尺寸:800 x 432

  ◆压缩格式:DVD-RMVB

  ◆剧情介绍:

  以薄片肉卷闻名的昆德餐厅,座落于布达佩斯一条幽静的巷道内,餐厅主人拉西娄雇用安德拉许为驻店钢琴演奏师,这两人同时爱上了美丽女助理伊洛娜,但三人间却能维持一种暧昧的平衡,自从汉斯魏克出现后,便遭到了破坏…

  本片改编自德国畅销小说,讲述的是二战时期德军进驻布达佩斯的战乱时代,发生于萨保餐厅一女三男之间的音乐爱情故事,以及《Gloomy Sunday》这首忧伤至极的曲子的传说故事。

  拉西路和伊洛娜的萨保餐厅,雇用了年轻的落拓钢琴师安德拉许,而安德拉许自见到伊洛娜就迷恋上了她。此外来到萨保餐厅的顾客大多都为伊洛娜的美色倾倒,德国小伙子汉斯魏克也因此常常光顾萨保餐厅。伊洛娜生日的那天,德国人汉斯魏克带来了德国的先进照相机要为伊洛娜拍照,而钢琴师安德拉许为伊洛娜献上了一首自创的曲子,那就是著名的《Gloomy Sunday》。由此,伊洛娜和三个男人之间的情感纠纷开始上演,最终是拉西路和安德拉许各拥有半个伊洛娜。

  后来,安德拉许的《Gloomy Sunday》录制成了唱片,安德拉许也因此成名。但令人无法想象的是《Gloomy Sunday》在畅销之后,却引起世界各地一百多人因这首曲子而自杀的社会事件,作者安德拉许也惊震不已。与此同时,二次世界大战也即将开打……

  本片是先有曲子《Gloomy Sunday》,而后才有电影的产生。由于此曲当时在布达佩斯造成轰动,小说作者尼克巴可(Nick Barkow)就根据此一事件撰写出一本凄美浪漫的小说,后来本片导演再根据小说拍成这部具有怀旧色彩的唯美电影。本片集合了德国、匈牙利、法国三地的资金,也囊括了这三国的顶尖演员,如饰演伊洛娜的匈牙利影坛美女艾莉卡玛洛兹珊(Erika Marozan),她出色的演技及外相当具说服力,另外饰演钢琴师安德拉许的史蒂芬洛迪奥尼斯(Stefano Dionisi),外型像极丹尼尔戴刘易斯,他深沈忧郁的神情,与剧中角色十分吻合。

  《布达佩斯之恋》的经典在于:拉西路的牛肉卷、伊洛娜的乳房、安德拉许的《Gloomy Sunday》。

  牛肉卷的味道虽美,但《布达佩斯之恋》最吸引人的还是伊洛娜的乳房和安德拉许的《Gloomy Sunday》。伊洛娜的乳房的吸引力,在她为汉斯魏克送上牛内卷和为安德拉送上咖啡时两人的眼神已经做好了铺垫,在后来,无论是在浴缸里伊洛纳的乳房正式登场时,还在伊洛娜与安德拉一夜**后醒来后心满意足伸懒腰起床时,她的乳房竟然是那么令人心跳不已。

  纵观整部电影,主角并不是风情万种的伊洛娜,不是痴情务实的餐厅老板,不是狂傲不羁的钢琴家,更不是阴狠狡诈的德国军官,而是那首悲伤至极的《Gloomy Sunday》。这首曲子自始至终贯穿整部影片,随故事情节的变化曲子也由单音旋律逐渐变成交响乐曲,带人进入无法自拔的忧伤之中。

  很久以前就曾听说过关于这种曲子的传说,一百多人为这首曲子放弃生命,奔赴黑暗国度。传说有不同的版本,但都大同小异,都是听到这首曲子后自杀身亡。之前在网上也曾听到过这首曲子,不过网上的那首叫做《绝望的星期天》或是《黑色的星期天》,沙哑的女声撕心裂肺,和电影里的版本有所不同。看了电影,相比较之下,我觉得电影的版本才是原曲,而原来在网上听到的曲子应该是改编版。网络上传说的那个版本,听来让人撕心裂肺,那是一种爆发性的伤痛,但不至于让那么多人相继自杀;电影里的那首曲子沉静而让人忧伤到极限,当音乐响起,仿佛无数黑暗天使,在召唤着你,这才是《Gloomy Sunday》的致命所在。

  当然,网络上关于这首曲子还有很多的版本,同样也有很多的传说——当那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成为历史时,它也将成为传说。

  看完了《布达佩斯之恋》,我又重复地看两遍,无限的忧伤萦绕在我的周围,但我没有奔赴黑暗国度的念头,我想一定是这首曲子里有着某种召感的力量或者某种信息,我们触觉不到罢了。有人对众多人为这首曲子自杀原因的描述是‘让人毅然赴死的显然不是音乐,而是那个让人无所适从的年代,在那个尊严无处存放的乱世’。我觉得远非于此,远在美国,不是也有人因此曲而自杀。此外,世界其他地方也有为数不少的自杀者,绝非同一原因。那么,是什么让这些人毫不犹豫地放弃生命呢?这首曲子究竟有着什么样的魔力?我想应该是像电影里曲子的作者所寻找的那样,曲子里有某一种信息,只有读懂这种信息的人,才会义无返顾地重返黑暗国度。象我等之人,无法读懂曲中的信息,虽然我们忧伤无限,但仅限于此。

  反复看完《布达佩斯之恋》,那首让人无限忧伤的《Gloomy Sunday 》总是萦绕于心间,挥之不去,闭上双眼,音乐又响起:

  --忧郁星期天,你的夜已不远

  --与黑影分享我的孤寂

  --闭上双眼,就见孤寂千百度

  --我无法成眠,然孤寂稳稳而眠

  --告诉天使,别留我于此,我亦随你同行

  --忧郁星期天

  --孤寂星期天,我度过无数

  --今日我将行向漫漫长夜

  --蜡烛随即点燃,烛烟熏湿双眼

  --毋须哭泣,吾友

  --因我终觉如释重负

  --最后一口气带我永返家园

  --返抵黑暗国度,心得安适

  --忧郁的星期天

  导演介绍:

  洛夫史巴(Rolf Schubel),1942年出生于德国Stuttgart,在汉堡专修文学及社会学,起先在电视台磨练而后转向大银幕发展。这部影片得到德国及匈牙利文化部的支援,远征至布达佩斯及巴黎拍摄。

  音乐背景:

  本片改编自尼克巴可(Nick Barkow)1988年的同名小说,作者尼克的灵感是来自匈牙利的餐管理弹奏这首曲子,但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这首曲子后来居然成为世界知名的「自杀圣曲」,而且这五名自杀者皆选在星期天,当时匈牙利的报纸都有大幅报导,当这首歌第一次发行时就造成轰动,发行商对于听了这首歌就会有人自杀也觉得很诡异,而作词者Laszlo Javor他认为这歌词如果能做成一本诗集,可能就不会造成那么多人自杀,

  拍摄背景:

  本片是先有曲子「Gloomy Sundy」,而后才有电影的产生。由于此曲当时在布达佩斯造成轰动,小说作者尼克巴可(Nick Barkow)就根据此一事件撰写出一本凄美浪漫的小说,后来本片导演再根据小说拍成这部具有怀旧色彩的唯美电影。 本片集合了德国、匈牙利、法国三地的资金,也囊括了这三国的顶尖演员,如饰演伊洛娜的匈牙利影坛美女艾莉卡玛洛兹珊(Erika Marozan),她出色的演技及外表相当具有说服力,另外饰演钢琴师安德拉许的史蒂芬洛迪奥尼斯(Stefano Dionisi),外型像极丹尼尔戴路易斯,他深沈忧郁的神情,与剧中角色十分吻合。由于制作的考究与用心,本片在德国与匈牙利上映时,相当受到重视,票房也有极佳成绩,进而美加地区的发行敌也陆续买进、发行此片。

  观后感言:

  这是一部在滚滚红尘中,横跨两代,关于一女三男的音乐爱情故事。

  本片改编自Nick Barkow的小说,藉由一首实际存在的古典乐曲「爱与死之歌」为骨干,虚构出一部在大时代洪流中被牺牲的爱情旷世史诗。改编自文学的电影,往往因为影像的重现,会让观众觉得远不及文字般的令人遐想,但导演本身擅长运用古典艺术音乐与电影语言,将俗滥如通俗剧般的复四角恋爱关系,拍出了在大时代中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奈爱情之外,还带有相当程度的魔幻写实风格,使得整部电影充满了各种元素,但又各司其职地增添电影的可看度。

  《综艺报》赞誉本片「是少数能将音乐完整融入电影情节,而非仅当作陪衬的一部电影」。本片主题曲从影片一开始的单音旋律,到随着剧情越发悲壮则转变为交响乐般的宏伟,使得电影音乐不单只是背景音乐,更使其反客为主的转变成整部电影的精髓,这个强烈的影片特色除了为这部电影加分之外,更可说是电影艺术的创举。

  

  

  

  

[ 本帖最后由 bbs12345 于 2016-7-21 18:29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二連 金币 +20 感谢分享 2007-11-16 15:21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5-27 06:21